世界看熱訊:反傾銷稅率是什么意思?征收反傾銷稅的程序是什么?
2023-06-13 11:15:13 來源:法律保
反傾銷稅率是什么意思?
反傾銷稅率的意思是指進口國海關對外國的傾銷貨物,在征收關稅的同時附加征收的一種特別關稅,其目的在于抵制傾銷,保護國內產業。
《反傾銷條例》
第三十七條終裁決定確定傾銷成立,并由此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,可以征收反傾銷稅。征收反傾銷稅應當符合公共利益。
第三十八條征收反傾銷稅,由商務部提出建議,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,由商務部予以公告。海關自公告規定實施之日起執行。
第三十九條反傾銷稅適用于終裁決定公告之日后進口的產品,但屬于本條例第三十六條、第四十三條、第四十四條規定的情形除外。
征收反傾銷稅的程序是什么?
政府機構對該項產品價格狀況及產業受損害的事實與程度進行調查,確認出口國低價傾銷時,即征收反傾銷稅。政府機構認為必要時,在調查期間,還可先對該項商品進口暫時收取相當于稅額的保證金。如果調查結果傾銷屬實,即作為反傾銷稅予以征收;傾銷不成立時,即予以退還。
反傾銷稅的征收條件是什么?
反傾銷稅的征收必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:
1.傾銷存在,即產品出口價格低于其正常價格(國內銷售價格或對第三國出口價格或其生產成本);
2.損害存在,即進口國競爭產業受到嚴重損害或損害威脅,或者一項新產業的建立受到嚴重阻礙;
3.損害與傾銷之間存在因果關系,即進口競爭產業所受的損害是由傾銷造成的。
反傾銷稅的一般效應。如果進口國當局對出口國壟斷企業的長期性傾銷征收反傾銷稅,進口國進口品價格會提高,對進口品的需求和實際進口數量下降,在某些情況下從反傾銷調查國的進口會完全停止,國內進口競爭廠商的產量和收益增加。